辽政发〔2024〕13号

辽宁省人民政府 国家知识产权局
关于印发共建全面振兴新突破
知识产权强省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局机关各有关部门,专利局各有关部门,商标局,局其他直属单位:
  现将《辽宁省人民政府 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建全面振兴新突破知识产权强省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辽宁省人民政府 国家知识产权局? ? ? ??
  2024年7月30日? ??
 

  (此件公开发布)
  

辽宁省人民政府 国家知识产权局
共建全面振兴新突破知识产权强省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部署要求,推进辽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经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研究决定,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共建全面振兴新突破知识产权强省”为主题,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力打造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优质生态系统,为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赋能助力。
  经过五年时间,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局、省、市共同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机制运行更加高效,基本完成省内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建设布局。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知识产权支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用更加突出,知识产权助力打造国家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成效更加明显,率先建成东北地区领先、全国一流的知识产权强省,为辽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提供坚实的知识产权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为重点,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产权实践新局面。
  1.高位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推进《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辽宁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辽宁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实施,完善符合辽宁区域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优化知识产权激励措施,强化省、市、县、园区知识产权工作力量,着力推动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强企建设,建立系统完善、基础扎实的辽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体系。结合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全面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实现新突破,为辽宁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联席办、战略规划司、运用促进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省知识产权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林草局、省检察院、省贸促会、大连海关、沈阳海关等有关单位,各市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2.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协调发展。结合辽宁区域发展特点,支持沈阳、大连等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发挥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高质量发展活跃增长极。支持沈阳市铁西区、沈阳市浑南区、大连市金普新区、大连市甘井子区、朝阳市龙城区高水平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支持沈抚示范区高水平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培育知识产权核心优势。因地制宜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项目,培育建设若干优势示范企业,提升辽宁全域创新综合实力。(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负责;省知识产权局牵头,沈阳、大连、朝阳市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推动重大任务部署取得实效。推动《辽宁省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落地,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在梳理盘活存量专利、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等方面大胆探索,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强化提升专利质量促进专利产业化的政策导向,在涉及专利相关考核中,突出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不得将财政资助奖励与专利申请数量简单挂钩。在各级各类涉及专利指标的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企业认定、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等工作中,将专利的转化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标准。结合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建设,积极争取更多的知识产权相关改革事项在辽宁试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运用促进司、专利局审业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省知识产权局牵头,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单位,各市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聚焦打造新型工业化辽宁样本,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激发知识产权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新活力。
  4.助力辽宁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健全专利导航助力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机制,加强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推动辽宁传统产业提能级、强实力,助力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四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建设。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开展专利导航,促进专利信息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专利创造与产业创新能力高度匹配,强化专利布局对产业竞争地位的保障。围绕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立健全关键核心专利技术产业化推进机制,强化重点产业的专利协同运用,形成专利对产业运营效益的有效支撑,推动新兴产业快发展、上规模,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负责;省知识产权局牵头,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和工业基础软件等优势产业,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依请求予以优先审查。支持产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整合创新资源,建设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大力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推动创新主体将高价值专利融入创新创造和运营管理全过程,并大幅提升商标品牌的科技支撑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布局,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和标准必要专利,全面厚植发展优势。面向辽宁实验室等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及重点科研创新机构,建立重点单位联系制度,加大知识产权按需匹配服务的力度。根据工作需要选派知识产权专员,为原创性发明创造和关键技术突破高质量专利布局提供智力支持。(国